降本增效,顧名思義,就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。對于我們個人來說就是合理規劃有限的工資,降低生活成本,提升生活質量。而對于企業來說,就是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,降低生產成本,提高經濟效益,用最少的資源創造最大的價值。
今年是公司的難關,更是公司面臨更加繁重的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任務的一年。多年來,公司一直注重開展降本增效活動,從公司層面的宣傳到員工日常工作中的行動,從傳統成本管理到“大成本、系統成本”的開展,從合理化建議的實施到小改小革的突破,一件件事例無不是員工在實際工作中落實降本增效活動的體現。
看,有這樣一群人在我們身邊,運營掌舵人員梁軍、曹愛新、代斌等人,提出降電耗該合理化建議可行方案的實施,既保證了人員安全照明勞動,又同時使生產正常運行,同時達到了節能降耗的效果。
或許有人會問:“我只是一名普通職工,我能做什么,我該怎么做?”答案其實很簡單:從我做起,從自身崗位做起,從點滴做起,從小事做起!這是公司賦予我們的要求,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。
“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擇細流,故能就其深”。降本增效,從你做起、從我做起、從點滴做起、從小事做起,哪怕是隨手關燈節約的一度電,順手擰緊龍頭節約的一滴水、還是回收廢舊的一顆螺絲釘,一切支出皆成本、一切節支皆利潤。
我的崗位是中控操作工,我也問自己,在降本增效工作中我能做些什么呢?我沒有雄心壯志,也沒有宏偉計劃,我的想法很簡單,從自身崗位工作出發,從小事做起,腳踏實地,勤勉工作,認真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,不斷提高崗位業務技能,提高工作效率,圍繞崗位工作內容盡可能的挖掘降本增效的潛力。
精細化操作,是中控工作降本增效的關鍵。在日常操作中,我會密切關注各項工藝參數,在確保產品質量合格的前提下,尋找優化操作的空間。就像精餾單元醋酸乙烯系統的操作,我會仔細觀察回流量與蒸汽用量之間的關系,適當降低回流量,讓塔的蒸汽用量隨之降低,實現蒸汽的節約。每一次精心調整,雖然看似微不足道,但長期積累下來,就能為公司節省可觀的能源成本。
保障裝置平穩運行,也是我為降本增效貢獻力量的重要方式。我會時刻堅守在監控屏幕前,認真監盤,對煤漿濃度進行精準控制,密切關注氣化爐運行參數,及時進行調節,確保工況穩定,避免有效氣放空。同時,我會加強與外操同事的聯系,保持信息暢通,一旦發現生產異常,立即協同處理,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,避免裝置非計劃停車。因為每一次裝置停車,都伴隨著高昂的成本消耗和生產損失,而平穩運行的裝置,就是降本增效的有力保障。
在崗位操作中,我還會通過精益調節,減少資源浪費。比如在處理再生酸堿濃度、用量和時間等參數時,我會根據實際生產情況,不斷摸索優化,延長裝置制水周期,降低酸堿耗量,減少水資源的浪費,確保外供二級除鹽水質量穩定。這樣一來,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,還響應了公司綠色發展、節能減排的號召。
我也會時刻留意工作中的細節,避免資源浪費。對于一些關鍵部位頻繁接觸且磨損較多的墊片,及時更換新墊片,確保設備的密封性和正常運行;而對于磨損較小、密封面完好的舊墊片,我會收集起來,在氣相導淋法蘭口、氣象排液閥盲蓋處等要求相對較低的地方重復使用,減少墊片的損耗。這些小小的舉動,雖然看似不起眼,但匯聚起來就是對公司降本增效實實在在的貢獻。
夏季園區用水量大,循環水用量上升、蒸發量大,我會根據實際情況,及時開大循環水泵出口閥,將1#、2#、3#循環補水泵負荷提至最大,讓4#循環補水泵正常備用,通過這樣的操作調整,降低水泵電耗。同時,我也會不斷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能,苦練基本功,做到精細化操作,保證生產的高產、穩產,減少設備空轉頻率,節省電耗,從各個方面為公司的增效添磚加瓦。
降本增效,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,而是需要我們每一位員工切實行動起來。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從自身崗位出發,從點滴小事做起,增強節約意識,積極探索創新,就一定能匯聚成推動公司發展的強大力量,幫助公司度過難關,實現更加輝煌的明天。讓我們攜手共進,為公司的降本增效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!